培养方案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人才培养 >> 培养方案 >> 正文

电子信息工程专业(物联网)人才培养方案

一、学科门类(专业代码)

    工学(080701)

二、培养目标

   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,掌握电子技术、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,具备各类电子设备、信息系统的研究、设计、应用、开发与维护能力,能在电子技术、计算机、智能控制等领域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、设计制造、应用开发工作,具有创新意识、创造能力、创业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。

三、培养要求

1. 素质结构要求

    思想道德素质:热爱祖国,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树立科学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;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;具有法律意识,自觉遵纪守法;热爱本专业、注重职业道德修养;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。

    文化素质: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、人际沟通修养和现代意识。

专业素质: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;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;具有一定的工

程意识和效益意识。

    身心素质: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。

2. 能力结构要求

    获取知识的能力:自学能力、信息获取与表达能力等。

    应用知识能力:系统级的认知能力和理论与实践能力,掌握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的问题分析方法,既能把握系统各层次的细节,又能认识系统总体;既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,又能利用理论指导实践。

创新能力:创造性思维能力、创新实验能力、科技开发能力、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对新知识、新技术的

敏锐性。

3. 知识结构要求

    工具性知识:外语、文献检索、科技写作等。

人文社会科学知识:文学、哲学、社会学、法学、思想道德、职业道德、艺术等。

自然科学知识:高等数学、工程数学等。

专业知识:模拟电子技术基础、数字电子技术基础、电路分析、单片机原理及应用、嵌入式操作系统、传感器与检测技术、Arm 嵌入式系统和软件工程等。

4. 非专业素质学分

除完成专业教学活动的各项规定外,非专业素质学分不低于20学分,具体要求按照《宁德师范学院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学分认证办法(试行)》(宁师院〔201358号)文件执行。

四、修业年限

标准学制为四年,最长在校修业年限(含休学)六年。      

五、主要课程

    电路分析、高级语言程序设计、模拟电子技术基础、数字电子技术基础、数据结构、工程数学、单片机原理及应用、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、面向对象程序设计、电子系统设计、传感器与检测技术、嵌入式操作系统、Arm 嵌入式系统等。

六、授予学位

    达到本专业规定的最低学分要求,符合国家学位规定和宁德师范学院学位授予条件者,授予工学学士学位。

七、每学年周数安排(略)

八、课程模块学时分配(略)

九、集中实践环节(略)

十、教学计划表(略)